狂犬病并非近代才有,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疫病,至少已有2500年的历史,《左传》载:“襄公十七年,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瘪狗入华臣氏,国人从之。哀公十二年,国人之瘪,无不噬也。”这里提到的“瘪”即瘪咬病,也就是狂犬病。因为这种病系被疯狗咬伤所致,所以又称“疯狗病”;被疯狗咬伤后会出现怕水等症状,所以古时又称“恐水病”等。
现在如果有人被疯狗咬伤,首先要做的就是以酒精或肥皂水清洗伤口或咬痕,在24小时内打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否则可能后患无穷。那么,古代没有疫苗,狂犬病发病迅猛且死亡率高,如果被疯狗咬伤又该如何救治呢?东晋医家葛洪在《肘后方》中有所提及,曰:“凡捌犬咬人,七日一发,三七日不发,则脱也,过百日则大免尔。”
客观地说,这种认知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狂犬病潜伏期已经基本一致。基于此,葛洪给出了“两步走”的治理思路。第一步是“疗捌犬咬人方,先咖去学,灸疮十壮”。什么意思呢?大意是说一旦被疯狗咬伤,就要及时处理伤口,比如热敷,这种认知是符合现代科学治疗原则的,应当说非常超前。第二步就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即将咬人的狗打死取其脑浆,趁热敷在被咬的伤口上,换言之就是“以毒攻毒”。
可能有人认为这是迷信或自欺欺人,其实不然。许多人所不知的是,狂犬疫苗就萌芽于狗脑,早期的疫苗原材料也源自狗脑。葛洪还注意到,被疯狗咬伤的人不但痛苦,还具有怕声、怕风、怕水等症状。这些信息都足以说明葛洪对狂犬病的发病表现及治疗是有一定研究的,葛洪的思想对后期疫苗研制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中医古籍是一座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宝库,里面蕴含着许多先人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思想,青蒿素的发现,最早的灵感即源于《肘后方》一书的相关记载。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与支持,中医药必将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