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tcm.com 2006年9月3日 14:29:35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消息]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在我国,恐怕没有哪一类产品的市场像保健食品这样让人眼花缭乱了,凡是沾上“保健”二字的东西,都会被有意无意地夸大宣传成包治百病、无所不能的“良药”,但市场并未由此得到“繁荣”。是什么让保健食品每况愈下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院士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百名医学家峰会”上细说保健食品。 五大“顽疾” 既然保健食品有利人体健康,为什么现在保健食品行业远不如前些年“红火”了呢?为什么人们一谈到保健食品,往往都会持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呢?李连达院士将我国目前保健食品领域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三小”——保健品行业现在充斥着小企业、小产品、小市场。在全国1000多家企业中,投资超过1亿元的不超过5%;产品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也不到5%;而以小企业、小产品为主的市场当然是小市场。在与洋产品的竞争中,我们总是处于劣势,缺乏竞争力。 第二个问题是“三低”——低投入、低水平、低质量。研究一种新药的投入大概在3~5亿美元,而研究一种保健品的投入大概是30~50万元人民币,这么低的投入不可能产出高科技产品,投入太低水平就很低,质量也很低。 第三个问题是种类多,寿命短。虽然我国有几千种保健食品,但能够长寿的不多,一般是某种食品刚冒出来,热闹个三五年就垮掉,然后另一种新产品又出来,再热闹几年。科技水平不高,经不起“风雨”。 第四个问题是由于保健食品科技水平低,更容易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地。比如,在减肥保健食品中经常发现厂家偷偷加西药,其目的是速效减肥,但这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甚至能使人致死。 第五个问题现在更应该特别引起重视,即保健食品行业虚假广告严重。前些年,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上,充斥着大量虚假保健品广告,这些广告往往夸大其辞甚至无中生有,编造一些所谓的“新科学”、“新名词”、“新理论”欺骗老百姓。经过整顿打击之后,这一情况虽有明显好转,但并不理想,对保健食品行业的虚假广告,有待进一步加强打击力度。 保健食品并非人人适用 李连达院士介绍说,保健食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食品,因此也具有食品的基本特征。是能吃,当然最好是色、香、味、美俱全;二是保健食品要有特定的27种保健功能,没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是普通食品;三是保健食品只适用于特定人群,现在有人宣传保健食品男女老少皆宜,这不科学。每种保健食品都是只适用于特定人群。比如,催乳的适用于产后的母亲吃,不能拿给孩子和老人吃。四是保健食品是安全的。药品允许有一定的毒副反应,但保健食品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有毒副反应的东西一律禁止加入到保健食品里面,保健食品不能有任何明显毒副反应。第五是保健食品以保健为目的,以提高生理机能为目的,不是以治疗为目的。李连达院士强调,保健食品不是普通食品,其营养素不完全,所以不能完全用保健食品来代替一日三餐。 李连达院士说,保健食品一般只适用于四类人群。第一类是亚健康人群,这类人群是保健食品的主要适用对象。包括年老体弱者、失眠者等等;第二类是健康的特定人群,这些人是健康的,但是有特殊生理需要,也同样是适用对象。如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吃一些保健食品可以促进智力发育、体格生长;孕妇虽然也是健康人群,但孕妇有特殊生理需要,除了要保证自身的营养需要以外,还要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孕妇可以用些保健食品。第三类是某些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把保健食品作为辅助食品来食用,如肾炎病人用低钠食品或者肿瘤患者用保健食品提高生存质量等,但他们使用保健食品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配合药物达到更好的效果。第四类就是用于人群的保健和预防。需要说明的是,食用保健食品起到预防作用的时间很短暂,作用也很弱。保健食品不是疫苗,其预防保健作用可以提倡,但不能宣传过分。 李连达院士最后表示,发展我国保健食品首先要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强市场管理,企业要自律,群众要监督举报;而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应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潘 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