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今天迎来建校60华诞。他们以继承为基础,发扬为先导,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1954年10月15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了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成为中央卫生部和教育部确认的中医药5所老校之一。
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设有25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6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如今,学校成为江苏省重点大学、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南京分中心、国家科技部新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3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还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博士点和47个硕士点。
学校现有4项国家教学成果奖、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现已建成23所附属医院、5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200余所。
崇德明理 名师擎起一片天
办学第一要素是师资,师资的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成立伊始,便以“提高中医、培养中医、发展中医事业”为办学主旨,将师资的建设与培养放在首位。
招贤纳才,垒起名师大舞台。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承淡安,著名针灸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副校长叶橘泉,著名中医药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副校长由崑,军医大学毕业的中医教育家。由他们组成的班子,招贤纳才,将一批饱学名医纳入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麾下,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代宗师,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一代名师,他们是周筱斋、时逸人、樊天徒、宋爱人、王慎轩、曹鸣皋、唐玉虬、吴考槃、李春熙、王硕卿等。
输送师资,展现名校高境界。随着高等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师资成为制约各地中医院校发展的瓶颈。1957年7月,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从该校抽调一批师资力量支援各地。38人前往北京中医学院任教,18人前往河北保定中医学校任教。同时,还向天津、山东、内蒙古等17个省、市、自治区培养输送了一批中医师资人才,他们大多数成为当地中医药事业的奠基力量。如董建华、程莘农、王玉川、王绵之、杨甲三、颜正华、王子瑜、印会河、夏锦堂、张灿玾、戴慧芬等。 造就名师,保持老校新活力。建校60年来,该校人才辈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培养并诞生了12位国医大师、5位中医药界学部委员、院士。近年来,先后有1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全国性荣誉称号。
敢为人先 夯实教育之基石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医文献是中医学的基础,加强教材与中医文献建设,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前人智慧,筑教材高地。建校初期,该校既注重传承前人的经验智慧,又注意教材具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特点,采用集体协作的方式编写教材。仅办学最初的3年中,就定稿和出版中医各种教材计28种,约740万字,这些教材对嗣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统编教材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原卫生部委托编写的《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在50年代发行量就分别达到100万册和40万册。《健康报》曾评价说:“《中医学概论》从理论到实际概括了中医学术的全貌,贯彻了中医整体思想,在指导临床实际上突出地显示出理论的指导作用。克服了古今各家的偏见,把读者引导到学习中医的正确方向。”
沐时代春风,创新的辉煌。改革开放后,随着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材建设向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发展。1982年,卫生部组织编写32门中医药全国五版统编教材,南中医承担了6门主编、7门副主编、17门编委,几乎覆盖了全部中医药教材。进入新世纪,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学校承担了2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主编工作。
修煌煌巨著,泽千秋万代。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是一项艰巨而意义重大的工作,需要以牺牲的精神与坚韧的毅力去坚守。60年来,在老一辈专家吴考槃、丁光迪、吴贻谷、彭怀仁、宋立人等学术大师带领下,主持完成了一批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文献研究项目,如《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中药大辞典》《诸病源候论校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本草》等。其中,《中药大辞典》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医方剂大辞典》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本草》2001年获得国家图书荣誉奖(最高等级奖)和第十届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这些标志性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高的学术影响。
勇立潮头 推动教育大发展
60年来, 南京中医药大学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等中医药人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医学模式、疾病谱发生了深刻变化,该校不断加强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以适应医疗服务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持之以恒,探索教学模式。该校遵循中医教育规律,持之以恒地探索“院校—师承结合型”的教学模式。早在1962年,该校就试办了一期中医继承班,一师一徒,教学1年。经过考核,导师的临床经验得到很好的继承。“文革”后,在中医77年级中又进行了继承班模式的教改尝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先后在常州市中医院和通州市中医院举办了两期教改班试点。在此基础上,1998年,学校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对中医96年级进行临床课教学、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贯通安排,科室轮转与跟师抄方并行的实践;中医99年级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2008年开展的“精诚计划”班与中医特色班将本导制与跟师学习结合起来,实施全员全程双导师制。
实践表明,本科生跟师制符合中医学学科规律,它既沿袭了传统师承制的优点,又发展了现代院校规模教育的优势。《外科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仁德、仁术、仁人—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探索》等研究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
占领高地,加强智库建设。在中医教育研究上,该校受教育部门以及行业部门的委托,承担了大量中医药教育研究课题,如中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研究,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业务技能研究,中医、中药、针灸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标准研究等。这些课题成果以其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应用于高等中医药教育。
2011年,借助江苏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契机,该校成立了“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近几年来,主持或参与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等重大课题,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升了学校在同类院校中的地位。
承载传统,实现模式转型。如今,学校构建了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培养中医传承与创新人才。
为此,南中医人继承中医文化精髓,凝练了“仁德、仁术、仁人”教育理念,打造了“杏林修身工程”“农民健康百村工程”“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等一批文化品牌;教学相长,不断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结合,服务社会健康需求,创建了全国第一家“健康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医孔子学院,开辟了汉语教学与中医文化传播结合的新途径。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承“五位一体”教育新模式,《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医文化特质的院校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再次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