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国内
中科院2005年新增选51名院士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人
点击次数:5881次2005-12-19

www.jstcm.com  2005年12月19日 2005年12月19日

  据中国科学院消息,中科院2005年新增选51名院士,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方精云
45
生态学
北京大学
2
王大成
64
分子生物物理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王正敏
69
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4
王恩多(女)
6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邓子新
48
农业微生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
6
汪忠镐
67
临床医学(血管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7
陈晓亚
49
植物生理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
贺  林
51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9
赵国屏
56
分子微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0
常文瑞
64
结构生物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1
曾益新
42
肿瘤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2
童坦君
70
老年医学基础
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院士简介

    方精云 生态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5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林学系,1989年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及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

    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

    王大成 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

    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及其分子改造研究,在蛋白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相关蛋白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1970年代,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80年代率先开展蛋白质工程研究,对推动该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测定糜蛋白酶原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影响持续被引用至今;90年代系统研究蝎钠离子通道神经毒素,测定代表性三维结构,阐明功能特性的分子机理,对解惑该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做出重要贡献;近年研究天然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病毒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取得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王正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疗系。1982年获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听觉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理事,第二届国际听觉、视觉生物物理大会主席。

    长期从事听觉医学和耳神经-颅底显微外科的研究,是我国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国际颅底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组织并主持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制。创建了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在保护和重建神经功能的耳外科、颅底神经血管区显微外科、自主创新的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使聋残人复聪率和耳神经-颅底疾病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使我国在该领域位居国际先进行列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

    王恩多 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出生于重庆。1969年和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酶学和酶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关键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从酶和tRNA的角度,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了原核和人氨基酰-tRNA合成酶在氨基酰化tRNA和编校误氨基酰化tRNA中涉及到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残基,最先提出大肠杆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的CP1结构域与编校误氨基酰-tRNA有关,系统研究了超嗜热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单独的CP1结构域编校功能,提出古老的细菌带有合成酶的进化遗迹,证明了氨基酰-tRNA合成酶/tRNA共进化的理论。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邓子新 微生物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7年出生于湖北房县。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87年获英国East Anglia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5个国际刊物编委。

    长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重要类别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定位、结构功能分析、表达和遗传调控机制、抗生素代谢工程与药物创新、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与组合生物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进展, 提出了多个国际认同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理论模型, 利用遗传操作高产了重要抗生素,并产生了系列药物衍生物, 是我国在微生物代谢途径与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在众多细菌DNA大分子上首次发现了硫(S)修饰, 打开了DNA硫化修饰新领域。

    汪忠镐 血管外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1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学组主任委员、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主席、国际脉管联盟顾问等职。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为布加综合征创建了多种术式并建立了全方位诊治体系,为推动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杰出贡献。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开展动脉造影的研究,撰写的《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腹腔内脏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使我国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开始起步,并在国际上首先完成了以带膜支架对全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瘤和大动脉减速伤的成功治疗。自1986年起针对临床应用静脉型人工血管移植通畅率低下的问题,开创了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实现血管腔面快速内皮化,明显改善移植血管的性能,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陈晓亚 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1985年在英国里丁(Reading)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棉花基因组协调委员会(ICGI)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纤维发育研究,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对植物倍半萜代谢,尤其是棉花和青蒿萜类生物合成及调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克隆鉴定了棉酚合成途径一系列酶和调控因子基因,并将棉花漆酶用于环境修复。通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析,鉴定了调控基因并提出其内含子起重要作用,为揭示棉纤维和植物表皮毛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在植物microRNA领域,发现激素和miR160通过生长素应答因子控制根尖顶端细胞分化和根冠形成。

    贺林遗传生物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3年出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英国佩士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生命技术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

    长期从事人类遗传学和各类组学的研究,揭开了困扰人类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有史以来所记载的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1型短指(趾)症的致病之谜;发现了得到国际公认的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赵缺陷”命名的新遗传病并成功对其致病基因进行了定位;发现了怀孕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可增加胎儿以后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和证实了多个精神疾病易感基因。在所从事领域做出了具有力度、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开创性工作。

    赵国屏 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开发相应的微生物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主持若干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完成对重要致病菌¾问号钩端螺旋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注释,鉴定若干关键代谢途径和基因功能,为深入研究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主持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为认识该病毒的动物源性及其从动物间传播到人间传播过程中基因组、特别是关键基因的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常文瑞 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出生于辽宁锦州。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

    上世纪60年代末,作为北京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的全过程,这是我国测定的第一个蛋白质的晶体结构。随后,主持完成了1.2Å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其结果达到了当时国际同类研究工作的最好水平。90年代,在藻类光合作用捕光蛋白色素复合物和一批重要功能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中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及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近年来,主持完成的重要光合膜蛋白-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以Article论文和封面在NATURE上发表,这是我国测定的第一个膜蛋白晶体结构,也是国际上第一个用X-射线方法测定的高等植物捕光复合物在原子水平上的三维结构。

    曾益新 肿瘤学家。中山大学研究员。1962年出生于湖南涟源。1985年毕业于湖南衡阳医学院,1990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国际EB病毒与相关疾病协会副理事长、《癌症》杂志主编。

    主要从事肿瘤发病机理及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从EB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两个方面对高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鼻咽癌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测定了第一株来自鼻咽癌病人的EB病毒全序列,分析了EB病毒编码的主要基因的变异及其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明确了家族性鼻咽癌的遗传模式,并通过对鼻咽癌高发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精细定位及单体型分析,将鼻咽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4p11-p14区,并发现位于该区的基因LOC344967启动子区功能性变异 -32G/A与高发家系中的鼻咽癌病例紧密连锁。

    童坦君 老年基础医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1934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4年生化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会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世纪70 年代末揭示生物体液存在抑癌活性物质。后主攻衰老分子机理,率先将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念和技术引入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系统揭示p16 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控及信号转导,发现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引发基因变化,间接影响衰老。在国际上首先证明p16 不通过端粒酶,可影响端粒长度与DNA 修复能力。为观察不同因素对衰老影响,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指征,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研究,也可检验药物抗衰作用。

附: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共51人,分学部按姓名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诗宬
52
数学
北京大学
2
王鼎盛
64
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3
张家铝
6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张裕恒
6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陈和生
58
粒子物理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6
龚昌德
72
物理
南京大学
7
彭实戈
57
数学
山东大学
8
詹文龙
49
核物理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化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冯守华
49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2
田中群
49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3
江  明
66
高分子化学和物理
复旦大学
4
吴云东
47
理论有机化学
香港科技大学
5
李洪钟
64
化学工程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6
陈  懿
72
物理化学
南京大学
7
姚建年
51
物理化学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8
麻生明
39
有机化学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9
颜德岳
6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方精云
45
生态学
北京大学
2
王大成
64
分子生物物理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王正敏
69
临床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4
王恩多(女)
6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邓子新
48
农业微生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
6
汪忠镐
67
临床医学(血管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7
陈晓亚
49
植物生理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
贺  林
51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9
赵国屏
56
分子微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0
常文瑞
64
结构生物学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1
曾益新
42
肿瘤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2
童坦君
70
老年医学基础
北京大学

 
地学部(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仲礼
48
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铁冠
67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3
吕达仁
65
大气物理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杨文采
62
地球物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邱占祥
69
地层与古哺乳动物学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6
金振民
63
构造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
魏奉思
63
空间物理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家骐
65
光学精密仪器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
包为民
45
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3
何积丰
6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
4
吴培亨
65
超导电子学
南京大学
5
黄民强
44
信息通讯
总参谋部第五十八研究所
6
褚君浩
60
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技术科学部(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吴硕贤
57
建筑技术科学
华南理工大学
2
李  天
66
飞机空气动力学
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3
李述汤
58
材料科学
香港城市大学
4
陈祖煜
62
水利水电、土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5
赵淳生
66
机械设计及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都有为
68
磁性材料
南京大学
7
陶文铨
66
工程热物理
西安交通大学
8
顾逸东
58
航空、航天系统工程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
9
薛其坤
41
材料物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