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动态
江阴市中医院积极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点击次数:2489次2013-8-14 作者:江阴市中医院 来源:江阴市中医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实施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大力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按照上级要求,江阴市中医院积极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并全力配合省中医药局近期开展的全省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基本现状调研工作。
    多年来,随着国家及省中医药局对推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江阴市中医院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成功创建三级中医院工作相结合,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了医院核心竞争力。群众从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中得到实惠和关爱,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医患关系越来越融洽,医院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保障
    为认真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精神,江阴市中医院成立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制定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江阴市中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该院与市中医药学会合作,创新构建具有江阴特色的中医“治未病”项目,并纳入江阴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项目已初见成效,得到市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突出亮点,彰显品牌,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2008年9月,江阴市中医院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院徽、院训。此次征集活动历时2个多月,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同时,该院将蕴藏在员工中的宝贵精神加以提炼、升华,凝炼出了既富时代气息,又能充分体现特色和精神的办院宗旨、医院精神(院训)、服务理念和质量方针等。并通过医院环境建设、院内刊物以及电视、报纸、网络等公众媒体发布,宣传医院核心价值理念,对外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展示医院的良好形象。同时,该院创新制作了“家庭中医药小药箱”并免费发放给老百姓,成功入选2012年江阴市优质服务品牌,并获市科协优秀项目。
    三、美化环境,营造氛围,彰显中医药文化建设魅力
    医院不断美化环境,把中医药文化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全院形成了浓郁的氛围。医院投资数百万元构建了“名医堂”、“集粹堂”、“治未病中心”,和“曹颖甫故居”、“江阴市中医药博物馆”一起组成了江阴市科普教育基地,对普及中医药科普知识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011年“江阴市中医药博物馆”、“江阴市中医院名医堂”被评为无锡市科普教育基地。
    四、注重传承,提高素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该院编写了《江阴市历史文化丛书——江阴杏林春秋》、《春申医萃第三辑》等书。《江阴中医流派的整理与研究》获江苏省中医药局立项,“朱氏内科诊法”项目入选江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课题《朱少鸿医案的点校整理与学术探究》获无锡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医院开设江苏省袁士良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江阴青年中医论坛”、“中医药文化传承俱乐部”,通过举办中医药知识竞赛, “青苗培养工程”、省农村优秀人才培养、省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人培养强化中医学习氛围,提升中医服务能力,涌现了一批优秀青年中医。医院还组织了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队伍,采取授课、义诊、咨询等形式,让中医药走进老百姓身边,宣教中医药防治疾病。
    五、多种载体,内容丰富,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
    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院将中医药特色融入到院刊《澄江医苑》、《江阴中医》、科普宣传册以及医院网站之中,编印了《医院员工手册》,要求每一位职工对“医院院训”、“服务理念”等医院核心价值理念做到条条熟悉、铭记心中。医院常年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惠及百姓。医院积极借助和利用当地新闻媒体的力量,通过开设中医药科普专栏、专题等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力,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江阴广播电台《空中导医》中医药防病治病讲座,接听热线电话;《江阴日报》名医专栏、科普专栏;利用网络开展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宣传,中医院网站开设科普专栏,每月都有更新。支撑媒体有《中国中医药报》、江苏省中医药局网站、江苏中医药信息网、《江苏省中医药信息》杂志、无锡卫生网、江阴卫生网、江阴电视台、江阴日报、江阴科普网、太湖科普资源网等,全面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多次受到各级各部门的表彰。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