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工作动态 ◆2011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候选条目公示
医院管理 ◆2011年徐州市中医院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丹阳市中医院今年确立“六新”工作思路
信息快递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 ◆淮安市中医院为来淮投资的台商提供101%医疗保健服务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同在阳光下”主题医务志愿服务走进聋哑学校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易地新建工程举行开工仪式 ◆灌南县中医院再获新农合优惠政策惠顾患者 ◆东台市中医院送医进寺院广惠信众 ◆江阴市中医院儿科成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 ◆展望2012,涟水县中医院规划实现新年工作“七个进步”
2011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候选条目公示
由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江苏中医药》杂志、《江苏中医药信息》、江苏中医药信息网协办的“2011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自2011年11月开展以来,受到了行业内外、报刊媒体的广泛关注,组委会办公室对各地、各单位选送的新闻条目进行了综合筛选,初步选出了18条中医药十大新闻候选条目,现予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对预选出的新闻条目进行投票。您可以于2012年2月5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投票,选出您心目中的十大新闻。
(1)网络投票:将十大新闻“序号”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sdxw@yahoo.cn。
(2)短信投票:编辑十大新闻“序号”发送短信至:13813920048。
(3)书面投票:将选出的十大新闻条目邮寄或者传真至组委会办公室。地址:南京市汉中路282号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邮编:210029;电话/传真:025-86556817。
如果您还有其他重要的中医药新闻事件想要推荐,亦可将新闻资料发送至组委会办公室。
组委会将于2012年2月上旬召开专家评审会,最终评出2011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届时还将公布2011年度江苏省中医药新闻人物。
2011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候选条目
1.江苏“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坚持中西医并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2011年2月14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突出强调“坚持中西医并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药互相补充,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2007年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省长任组长、18个部门成员组成的省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协调和领导。2008年,省政府专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江苏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医药临床基地、中医药科研教育基地、中药生产研发基地,逐步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坚持中西医并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进一步明晰了“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全省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了江苏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辉煌前景。
2.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年7月2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签字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共建是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第一个省部(局)共建高校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江苏省2011年首家省部(局)共建签约高校,这也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与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携手建设具有行业特色优势的高水平大学的开创性探索和实践。根据协议,省局双方将以推进教育改革为切入点,把南京中医药大学列为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全国中医药教育改革试点院校,以国家级水平建设作为共建标准。
3.江苏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
2011年江苏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9月29日,江苏和新西兰加强中医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双方签署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职业互认等3个合作框架协议,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搭建高水平中医药国际合作平台,打造中医药走向世界、展示魅力的重要窗口,促进两地中医药事业共同发展。2011年10月21日至2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澳门举办了“澳门江苏周”活动,活动期间专门召开了苏澳中医药产业对接会,与澳门中医药产业园成功对接。2011年7月28日,江苏与香港共同签署了《苏港中医药服务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密切了两地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
4.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成立
2011年8月19日,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江苏省副省长何权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珉为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到会祝贺。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根据江苏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积极优化中医药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由江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于2011年1月批准设立的省级中医药研究机构,隶属于江苏省卫生厅,业务主管部门为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心成立后,将以“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为宗旨,集中优势研究力量,整合各方智力资源,系统地研究中医药发展问题,并将在中医药发展历程、特色优势、政策法规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研究。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对江苏建设中医药强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江苏省中医院“中医女性生殖节律理论创新及临床应用”课题获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江苏省中医院夏桂成教授主持的“中医女性生殖节律理论创新及临床应用”课题获得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在全省中医药界尚属首次。该奖项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夏桂成教授历经半个世纪的医疗实践和20多年的科学研究,在中医妇科领域独创性地提出了“女性生殖节律理论”、“月经周期调节法”及“心-肾-子宫轴”理论,创造性地使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在生殖内分泌理论上有了贯通交点,是中医妇科现代化的创举,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应用夏桂成中医女性生殖节律理论治疗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先兆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疑难病症疗效确切,特色鲜明。
6.江苏中医药系统4个专科入选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根据卫生部、财政部通知,江苏中医药系统4个专科入选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分别获得300~500万元的资助。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卫生部、财政部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于2010年新建立实施的重大项目。入选的4个专科是: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烧伤科、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近些年来,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在专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有南通市中医院蛇伤专科等19个专科(专病)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计划,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将重点专科建设作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竞争能力、加快中医医院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建设管理,严格落实发展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建成了一批中医特色明显、诊疗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社会影响较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医“名科”,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带动了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2011年,全省19个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已全部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估验收。
7.江苏15名专家入选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数量居全国之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1年8月印发《关于确定2011年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的通知》,确定了全国227名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江苏15名专家入选,数量居全国之首。入选的专家有:许芝银、单兆伟、诸方受、邹燕勤、刘沈林、盛灿若、徐福松(江苏省中医院),王德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李柏年、刘永年(南京市中医院),吴新欲(无锡市中医医院),周玉祥(常州市中医医院),任光荣、龚正丰(苏州市中医医院),邵荣世(南通市中医院)。建立工作室,旨在传承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培养传承人才。
此前,于2010年度确定的该项目专家名单中,包括有江苏的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3位国医大师和干祖望、丁泽民、夏桂成、谢昌仁、张志坚、王灿晖、朱秉宜等7位名老中医。至此,江苏省已有25位名老中医入选该项目。
8.泰州、苏州获得全国首批地市级以上地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12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决定将北京市等13个地区命名为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地市级以上地区),江苏省泰州市、苏州市获此殊荣。此外,南京市白下区等江苏省8个县(市、区)同期获得“2011年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级)”称号,获评数量居全国之首。为切实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经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批准,自2010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工作。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地级市以上地区)称号的地区,其所辖县(市、区)已经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级)的必须达到80%以上,先后经过申请自评、地区审核、审查评估、工作座谈等程序最终确认。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江苏基层中医药工作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等领导多次莅临江苏,调研、视察基层中医药工作,何权副省长先后两次批示要求总结、推广江苏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做法。
9.江苏首批6所县(市)级医院被确认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2011年12月26日,江苏省中医药局正式确认江阴市中医院、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常熟市中医院、昆山市中医医院、丹阳市中医院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这6所中医院成为我省首批县(市)级别的三级乙等中医医院。
此次等级医院评审是江苏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组按照《江苏省中医医院管理评价细则(试行)和江苏省中医医院评价细则补充标准(试行)》进行的,先后经过自评申请、调研初评、现场评审、集中审议和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确认。
10.苏州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
2011年1月1日,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州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至苏州沧浪新城并正式运行,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型中医院。新苏州市中医医院是苏州市政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卫生建设项目,同时也是苏州调整市区医疗机构布局,让大医院“突围”古城区,赶上城市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该院总投资5.16亿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89 000m2,综合大楼地下2层,地面21层,开放床位778张,是集现代气息、中医文化、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成功之作。
11.江苏省首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落户常州市中医医院
2011年10月28日,江苏省首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落户常州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共同为基地揭牌。该基地是我省第一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通过的第一个以医院为单位申报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评审组专家在评审意见中指出,常州市中医医院为全国中医医院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做了一个模板。基地坐落在门诊病房综合大楼内,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大楼设孟河四杰墙、中医源流图、本草演义廊、老常州中医图,仿佛使人置身中医文化园;孟河医派史馆、中医名人长廊、中医院院史长廊,带你进入中医博物馆;健康养生馆、健康小贴士、中医科普宣传栏,让你了解中医养生;中药精品馆则可参观并选购地道的中药材。2011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常州听取了常州市中医医院“弘扬中医文化,践行道德规范”的专题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常州经验”,认为此举是新形势下加强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非常好的创造,为全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12. 2011年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颁奖
2011年12月17日,2011年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江苏泰兴市举行。大黄蟅虫丸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江苏省中医院)、复方肠泰对大肠癌的临床干预及对细胞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免疫学机制及中药单体防治研究(南京医科大学)等3个项目获一等奖;肿瘤患者舌苔形成分子调控网络的构建与验证(南京中医药大学)等5个项目获二等奖;降压益肾颗粒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相关指标及超声多普勒肾血流的影响(江苏省中医院)等13个项目获三等奖。
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是在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施重大改革后,为奖励我省中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经国家科技部认可,由省科技厅于2010年首批批准设立的代表我省中医药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奖项。该奖项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针灸学会联合承办。奖励项目共分3个等级,自2010年起,每年评定1次,至今已评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8项。
13. 12个传统医药项目入选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9月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个传统医药项目入选其中,分别是:丁氏痔科医术(南京市秦淮区),雅妙河戴氏中医喉科疗法和许氏正骨疗法(泰州市),闵氏伤科疗法(苏州市和昆山市),郑氏妇科疗法(昆山市),金坛儒林树德堂妇科疗法和金坛老人山程氏骨伤疗法(金坛市),常州钱氏中医儿科疗法(常州市),臣字门儿科中医术(仪征市),曹氏中药热敷接骨疗法(灌南县),戴晓觉膏药制作技艺(连云港市新浦区),阙氏膏药制作技艺(淮安市楚州区)。上述传统医药技艺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此前,于2007年入选第一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医药项目有2个:[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苏州市),唐老一正斋膏药制作技艺(镇江市);于2009年入选第二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医药项目有4个: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方法(江阴市),季德胜蛇药制药技艺和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南通市),五妙水仙膏制作技艺(灌南县)。至此,已有18个传统医药项目入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南京市中医院建立以“病”为中心的“核心圈”型就医流程
2011年,南京市中医院针对患者普遍反映的就诊不便问题,创新就医流程,将过去需数个科室诊断治疗的松散型就医流程整合成以“病”为中心的“核心圈”型就医流程,使患者享受到更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真正以病人为中心,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就医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组建了一批多学科诊疗平台,如脑病诊疗中心、便秘诊疗平台、肠道肿瘤诊疗平台、炎性肠病诊疗平台,注重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实施中医手段全程参与,解决现代医学中不能解决的难题。
15.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抗结核新药——“瘰疬宁”获得国家药监局新药临床研究批件
由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研发的抗结核新药“瘰疬宁”,2011年2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批件,该药填补了国内抗耐药性结核中药研发领域的空白。中医把肺外结核称为瘰疬,传统西药治疗瘰疬具有复发率高、耐药性高等缺点。该院耗时10多年研制成功的“瘰疬宁”经临床试验表明,对肺外结核、耐药性结核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8%,复发率低于2%。
16.“二站一所”落户无锡市中医医院
2011年3月28日,无锡市中医医院隆重举行“中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暨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揭牌仪式。“二站一所”的顺利落户,标志该院在医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又跃新台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填补了无锡市医疗卫生行业博士后工作的一项空白,无锡市中医医院成为该市首家获得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市属事业单位。
17.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发展迅速
网络中医医疗服务正逐步成为医疗咨询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中医院积极开办网络医院(www.xztcm.com),该院40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长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与患者交流,已累计回复患者咨询1.3万条,发表文章7890篇。网络医院开设养生健康知识、医生个人网站、检验结果咨询、中草药咨询、网上挂号、就医指南等栏目,目前每日点击量达1000人次,累计点击量已突破70万次。2011年10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经验交流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专门对徐州市中医院开设网络医院服务模式提出表扬,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和反响。
2011年11月30日,《扬子晚报》推出的“扬子名医团”官方微博上线仪式隆重举行。该微博咨询平台提供医疗、养生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为医患沟通搭建了新平台。多位中医药专家参与其中。
18.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国驰名商标
2011年11月29日从国家工商总局传来消息: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苏中及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江苏苏中药业集团是全国中药生产二十强企业,多个中成药独家品种畅销国内外,如“苏中牌”生脉注射液、黄葵胶囊、清宣止咳颗粒等连续多年销量在全国同一治疗领域产品中位居第一。
此前,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商标亦曾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十大新闻评选办公室供稿)
2011年徐州市中医院驶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2011年徐州市中医院按照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创先争优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围绕医疗质量、专科建设、人才培养、优质服务、宣传外联和基础建设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病人这个中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院管理创新、提高全员素质等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医院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1、医院主要指标:随着北病房楼改扩建工程竣工使用,医院病区增至22个,床位1075张;门诊量突破120万人次,出院病人2.05万人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下降至14天。
2、“双调”初见成效:(调节门诊和病区服务量,调节中药和西药使用量),门诊收入占全院总收入的46%,草药、自制制剂、中成药占全院药品收入的51%,自制制剂年销量突破2000万元;医院可使用资金增多,投入基本建设1690万元,购置医疗设备1464万元,偿还银行借贷1100万元。
3、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心血管科、皮肤科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重点专科终期评估和验收;针灸科、肛肠科、皮肤科、护理学申报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肛肠科被评为徐州市第一批“优势学科建设单位”;脑外科、骨伤科、泌尿外科、眼科、检验科等10项技术通过省厅技术准入。
4、开展院际协作:皮肤科、心血管科、病理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病理科加盟江苏省中医院“分子医学研究和培训基地”,普外科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共建准海经济区疝和腹壁外科诊疗中心;成立徐州市中医院120急救分站。
5、实施科教兴院:承办3个国家级、7个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申报各级各类课题18项,其中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进步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心内科、病理科分别参与国家级课题;医院同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办护理研究生班,承担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临床轮训;发表论文55篇;接收各医学院校实习生320名,基层医院进修生150名。
6、加强人才培养:王忠良被评为省“333工程学科带头人”,令狐庆被评为市“医学领军人才”,丁继存成为市“双百高层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考取博干研究生,新增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7、提升学术领域地位:令狐庆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六届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和世界便秘学会理事,韩凯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翟晓翔当选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临床生物学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王心力当选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省医院协会七届理事会理事,杨海燕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会会员,王旭波当选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陈学玲当选省护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陈立侠被聘为第一央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感染免疫学组委员。
8、领导班子得到加强:市委对医院领导班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黄大文副院长改任为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峰任副院长。
9、医院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核心制度落实。修订完善报考博士研究生、外出参加业务活动、外出进修、手术会诊、病人出入ICU室、120急救等管理规定、调整部分专业委员会。先后增设离休干部特需门诊、特诊室、家庭病房科、糖尿病护理咨询门诊。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主题”管理年活动,在省中医药局组织评估中名列全省同级医院第四名。
10、医保服务与宣传工作:全面开通徐州六县(区)及萧县农保、医保网上结报系统,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组织医护人员走访乡村卫生室,召开兼县、丰县、沛县、邳州籍等同乡座谈会。开展“倾情回乡送健康”义诊活动;在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发表稿件信息1000余篇。
11、建立中医药文化墙和陈列室。冬病夏治三伏贴突破8000人;膏方节突破2800料;启动中医进社区大型义诊活动;组织健康教育讲座100场。
12、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围绕七一建党90周年,开展系列活动,成立离退休党支部,组织职工参加卫生局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职工唱红歌比赛;并被选派代表市卫生系统参加市、省唱红歌大赛,并获市优秀表演奖。
13、创先争优取得新成绩: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服务质量满意文明单位”、“第二届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心内科病区)”、“江苏省医学计量先进单位”、“江苏省中医监测先进单位”、“江苏省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院团委荣膺2010年度“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徐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市红十字会“优秀冠名红十字医疗机构”、2010徐州年度百姓最信赖医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王心力被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刘峰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马传卫荣获2010年度“徐州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徐侠、孙菊光、陈立侠、常丽被市卫生局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马传卫、周惠红被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14、医院网络服务:医院网站点击率近72万人次,年点击量突破40万人次。58名医生开办个人网站,医院网络医院服务模式在全国中医医院三好一满意经验交流会上受到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局局长王国强的表扬。
(李延华)
丹阳市中医院今年确立“六新”工作思路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由“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的一年,特别是重点向县级医院推进的一年。面临着这样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丹阳市中医院将迎难而上,以去年创建成功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为新起点,确立“六新”工作思路,继续改革、创新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医改任务,进一步围绕重点专科与特色专科,强化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巩固好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创建成果的同时,为率先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而努力。
据悉,该院今年确立的“六新”工作思路为:(1)发展目标有新突破。医院以三级中医医院的标准抓好科室工作计划,全面推进医院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行和开展。(2)重点专科与特色专科建设有新进展。2012年要继续推进“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年”活动,落实好“十二五”专科发展目标,在人、财、物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对各重点专科建设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建立起完善的评估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的内涵质量和学术水平,重点专科的优势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工作要走在省内同级医院前面,三个镇江市重点专科要强化建设,巩固发展。(3)人才培养引进与科研有新举措。今年计划引进硕士及以上人员10名,选送15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继续做好“师承工程”和“青苗培养工程”。在科研的投入上要加大,并积极与上级医院、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开展高层次的科研工作。(4)医院管理与质量管理有新思维。在医院管理上,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基本建立全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在医疗质量管理上,一是继续抓好基础管理和核心制度的落实;二是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等的实施工作;三是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四是坚持抓好重点风险科室、高危病人的管理;五是继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六是部署建设医生工作站,应用电子病历、电子处方,提高病历书写质量。(5)核算制度有新变革。2012年将建立新的考核奖惩制度,医院效益成本核算模式要有新探索,重点在门诊工作量、收治病人、床位使用率、中医药使用率、医疗质量、岗位风险、技术风险、工作量、工作绩效、对药占比、医技设备使用率、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核算。(6)文化培育与环境建设有新面貌。要继续以“三好一满意”活动和“三名三进”建设工程为载体,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环境建设上将对现门、急诊楼进行装修改造与科室重新布局,新建名中医诊疗室。
(丹阳市中医院办公室 陈加深)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
为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申报工作,并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进行了评审,近日,根据国中医药医政函〔2012〕6号文通知,确定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该院也成为本批次江苏省唯一一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杨璞 侯晓云)
淮安市中医院为来淮投资的台商提供101%医疗保健服务
淮安市中医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为来淮投资的台商提供101%服务。中医药养生保健是市中医院的特色之一,为更好地为台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市中医院以“三好一满意”为目标,大力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全面开展优质服务,最近与淮安市台办联手,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举措。
一是赠送“杏林贵宾卡”。医院印制了“杏林贵宾卡”和服务手册,向台商赠送,在服务手册里,详细介绍了医院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承诺。持卡的贵宾来医院前,只要打个电话,医院将派专人为其提供全程陪同医疗保健服务,帮助联系专家,帮助协调仪器检查科室,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医院还整合资源,专门开设了“淮医名医堂”,请院内外的省市名中医和著名中医专家集中坐诊,为社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二是不断增强医院的服务内涵,向全体干部职工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大家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设置相对独立的中医特色体检诊疗区域,改善服务条件,提供便捷服务。医院十分重视大力引进人才,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注重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针对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服务对象,不断推出简便灵验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冬季来临时推出了养生保健的膏方,夏季开展冬病夏治的药物敷贴等,同时使极具中医特色的针灸、理疗、推拿、刮痧等服务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医院将继续秉承仁慈、敬业、务实、创新的理念,更好地开展人性化服务,切实做到质量好、服务好、医德好,让外来投资者满意,让社会满意。
(淮安市中医院 申琳琳)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同在阳光下”主题医务志愿服务走进聋哑学校
为进一步积极响应张家港市志愿者协会关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号召,充分发挥医务志愿服务的资源优势,引导全院广大团员青年以奉献爱心、服务患者、服务群众为己任,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自2011年9月以来开展了“同在阳光下”主题医务志愿服务系列活动。2011年12月31日下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医务志愿者协会带领志愿者们来到了张家港市聋哑学校,和学校联合举办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元旦联欢会,为学生和家长们送上了这个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
看到头戴志愿帽、身着志愿服务红马甲的志愿者叔叔、阿姨们走进活动室,100多位孩子们乐开了花,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感染了每一个志愿者,现场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带去了香甜的糖果、小零食等,在联欢会的第一个环节,院团委副书记王善来带领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赠送了一批精心挑选的绘本类图书和漫画版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孩子们高兴地争相要和志愿者们合影。随着联欢会的进行,现场气氛很热烈,同学和老师呈上了精心准备的歌舞表演。期间,我院志愿者周琳还向孩子们进行了健康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孩子们十分踊跃地抢答并准确的给出了答案,志愿者们高兴地为勇敢的抢答者发奖品。由于有张家港市中医医院的志愿者叔叔阿姨们在,孩子们表现得特别活跃和兴奋,在整个联欢会过程中,孩子们的笑声不断。活动最后,我院十五病区护理组志愿者戴凯丽跟孩子们合唱了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将整个气氛推向最高潮!老师和坐在后排的家长代表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此刻,孩子们、家长、老师和我们志愿者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孩子们,请你们坚信,只要人间有爱,再大的困难、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能一起走过!
此次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同在阳光下”主题医务志愿活动走进聋哑学校,是为了用白衣天使的真情温暖特殊儿童们的心灵,用关爱鼓舞他们的斗志,让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共沐阳光的温暖。
活动结束,不少志愿者们也由衷发出感慨:参加这样的活动他们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用自己的医疗技术倾心服务患者的信心和决心,尽自己所能,为共同构筑充满关爱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易地新建工程举行开工仪式
2011年12月31日,六合区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六合区人大常委会薛龙夫副主任、南京市卫生局中医处操海明处长、区卫生局马能友局长、中医院刘桂荣院长等负责同志参加了开工仪式。
六合区中医院以现有土地资源置换六合新城45亩地,按照二级甲等标准分期实施区中医院易地新建工程。调整后的项目内容包括:门急诊医技楼、后勤综合楼、住院楼。最终建设规模为:床位400张,总建筑面积49960m2,其中:地上38680m2,地下11280m2,规划用地56亩,预计总投资18000万元。
六合区中医院将结合南京市“十二五”实现卫生现代化和“病有良医”的目标及二级甲等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同时考虑新城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就医需要,按照新建中医院400张床位、分两期建设的规模,积极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刘桂荣院长表示,全院干部职工将以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开工建设为契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从质量、服务、安全、价格等方面,全面加强管理,确保新医院建成后,软、硬件建设全面提高,更好地为全区人民健康服务。
(六合区中医院办公室)
灌南县中医院再获新农合优惠政策惠顾患者
继去年12月份灌南县中医院新农合病人住院医药费用报销比例由45%提高到70%后,新年刚过该院门诊中草药费用又获新农合优惠政策。即从2月1日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病人,在该院门诊使用中草药的费用凭新农合卡可直接报销45%,只需缴纳55%的药费。该项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有效的减轻了农民朋友的医疗费用负担、缓解看病贵矛盾、改善民生,更重要的是扶持和促进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得到了更好的保持和发挥,百姓可享受到更多、更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灌南县中医院 曹鸿新)
东台市中医院送医进寺院广惠信众
元月3日,当人们还在欢庆元旦佳节的时刻,东台市中医院组织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等各科中医专家前往东台镇红杏古庙为广大信众进行义诊。
元月气温较低,冷风拂面,各位专家仍不畏严寒,一下车就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内科谢正环副主任医师面前的病员络绎不绝,外科梅春林副主任医师来到一卧床大半年的患者床前仔细检查,眼科张春华副主任医师反复交待几位白内障患者可密切关注政府免费白内障手术的消息,耳鼻喉科王美珩副主任医师、妇科吴晓华副主任医师则不厌其烦地向患者传授中医药防病保健的养生知识。
原定上午半天的义诊活动因前来就诊的信众较多,适时延长为一整天。对一些看好病并拿到处方的信众有意愿到医院取药的,医院用车辆将他们送到医院购药,收费处同志按照雷耀晨院长的指示为他们提供免就诊卡费、免挂号费、免诊金等优惠服务,受到寺院主持信众称赞好评。
(梅春林)
江阴市中医院儿科成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
近日获悉,在2011年“十一五”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工作中,江阴市中医院儿科被确认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这也是本批33个专科中的唯一一个省重点儿科。
江阴市中医院儿科已设置50多年,优良的基础和历史渊源奠定了该特色专科在江阴本地区的优势。近年来,在领导的支持和全科人员的努力下中医院的儿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江阴及周边地区有较高的声誉。经专家实地严格考核评估,达到了“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要求,在省级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中脱颖而出。该科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标准》,深入推进中医“三名”战略,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倡导“中西医结合,内外治并举”,在不断总结老中医经验基础上,积极吸收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使儿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中创出了自己的专科特点。全科在学科带头人李一民主任带领下,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始终把科学研究放在重要地位,以科研促临床、以科研促教学,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获得科研奖励,其中“泽泻汤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为江苏省科研立项。现今,该科室规模和社会经济效益在省内同类级别中居于领先位置。
据了解,儿科在成功创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的基础上,将参照国家级的儿科建设要求和标准,迈向更高的层次。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江阴市中医院)
展望2012,涟水县中医院规划实现新年工作“七个进步”
新年伊始,涟水县中医院召开“展望新年工作奋力勇创佳绩”座谈会,围绕全县卫生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新年各项工作开展,激情满怀地迎接新一年工作。县卫生局副局长、院长王恒银提出2012年实现医院工作的“七个进步”,开创医院工作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具体目标为:
1.进一步围绕“二甲”目标,启动运行二级甲等中医院的创建工作;
2.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和项目引进,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3.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4.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5.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运行效益;
6.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与文化建设,树立医院良好的外部形象;
7.进一步顺应新一轮医改政策,推动医院稳定持续发展。
(涟水县中医院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