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tcm.com 2006年1月15日 16:32:10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教授近日围绕中医人才培养、中医发展方向等话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现在,为什么多数中医药大学认为已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而很多老中医却认为中医事业后继乏人? 答:这一矛盾看法的背后,反映了大家对人才培养方向的质疑。为此,我们必须澄清一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中医人才? 我们看一看中医队伍的现状,尽管人数比半个世纪前少了一些,但与那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情况相比,现在的队伍素质和学历整齐、学术水平明显提高,说明人才培养的主流正确。当然,在主流之下,还存在另一方面的重要问题,就是老中医所忧虑的“后继乏人”。有些专家形象地把中医传统学术经验称做“基因”,把院校培养出来的年轻中医师称做“芽”。我们现在培养出的中医师,大部分是中医“基因”变异的“芽”。例如,有些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师,尽管在中医院工作,但西医水平非常高,血管介入做得非常漂亮。他们是中西医结合的“芽”,符合现代社会和市场需求,但中医传统却少了。
问: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答:现实的矛盾是,如果你闭着眼睛不承认社会现实,医院就得“关门”;如果你承认社会现实,那中医的“基因”没有了怎么办?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采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兼顾保持中医的“基因”。
问:学院式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是什么? 答:现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研究生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尽管西医课程仅占40%,但他们在西医课程方面花的 工夫至少有60%。二是由于考研究生要考外语,所以5年制的大学生,在4年基础学习中要考4级、6级外语。所以,这些大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至少占所有学习时间的1/4。但是,相当多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地市级以下的医院工作,根本就用不着外语;相当多研究生毕业后,到地市级医院当大夫、主任、院长,还有一些到卫生局等政府部门当领导,所学两门外语根本用不上,工作20年后,连字母都记清了。现在,很多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外语是浪费。因此,我们强调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问:怎样进行多元化人才培养? 答:例如,我校为了培养走出国门的人才,办有外向型班,要求大学生在两年之内通过6级英语考试,毕业时最好能通过托福考试。又如,为了保持中医“基因”,我们有传统教育班。
问:传统教育班怎么培养学生? 答:这是培养在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积淀上冒出来的“芽”。从今年开始,我校开始培养一批不学西医、外语的学生。因为,不学西医能节省约800课时,不学外语能节省约500课时。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约1300课时对他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如古代哲学教育。在中医知识方面,这些学生要学习针灸、推拿、辨识中药饮片,完全按照个体医成才的办法培养。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他们就跟师学徒,每个学生都固定跟随一位老师。只要有“空儿”,老师就带着学生“溜达溜达”、“练练腿儿”、“练练手”。对他们的考试参照师带徒政策,不考外语。这类学生一年约培养15个。
问:对于这类中医大学生的培养,你们遵循什么思路? 答:我始终认为,威胁中医事业存在和发展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没有保持中医“基因”的中医师了。也就是说,我们在多元化培养人才以及多元化发展中医时,不要忽略了中医自身的属性。
问:您认为,中医应该如何发展? 答:一个学科的发展,主要是基础理论的发展。至今,中医基础理论始终是临床中医师在发展,而不是基础研究人员。例如,大家公认《伤寒论》的八纲辨证是在《内经》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其作者是临床中医师张仲景。而且《伤寒论》是直接应用于中医临床的著作。又如,温病论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大发展,提出这一学说的是叶天士、吴又可等临床中医师。再如,金元四大家的学术繁荣是谁创造的?还是临床中医师。不难看出,没有一次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能离开临床中医师。所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必须与临床紧密结合;不能让临床中医师只看病挣钱,而不研究基础。当然,中医基础理论也要有基础研究人员介入。这就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所在,也只有这样中医基础理论才能发展。现在,世界的疾病谱变了,而中医新的辨证思维方式以及有效的新方剂没有出现,就是中医基础理论没有进展的表现。
问:您认为,中医基础理论进展的表现是什么? 答:例如,《伤寒论》有伤寒杂病方几百首,到了温病论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时,治温病的方就只有一二十首了。这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医在与时俱进、基础理论在不断发展的具体表现。(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胥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