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快讯
全省医院工作会议要求:多角度为群众看病“减负”
点击次数:2565次2007-2-6

www.jstcm.com         2007年2月6日            9:05:41       江苏省卫生厅

     全省医院工作会议2月3日在南京召开。会议提出,今年我省大中型医院落实社会责任的主要着力点是多渠道为患者看病“减负”。

  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在会上要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作为直接面对患者的医院,应该“从能做的事做起,把该做的事做好”,让群众获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惠。会议明确,2007全省大中型医院落实社会责任的主要任务是:门诊病人、出院病人平均费用增幅低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药占比”要稳中有降;狠抓医学检验检查同城互认制度落实,减少重复检查;大力推行单病种限价管理制度,降低患者医药费用;今年所有省辖市至少在市区选择1-2所医院确定为惠民医院,各县(市、区)都要建立1-2所布局合理、方便就医的惠民医院或惠民门诊部,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要积极开设惠民门诊和惠民病区、病床;大力开展城市医技人员下基层。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切实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关报道:

“医疗责任保险”今年全面调研  如果可行将在全省医院推开

  [现代快报讯] 引入医疗责任保险机制以化解医患纠纷,这在国内不少地方已经开展。在2月3日召开的全省医院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透露,今年省卫生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并探索实施医疗责任保险办法。

  江苏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苏州、无锡等地的医院已经开展了医疗责任保险的试点,省卫生厅将在今年进行全面调研,如果可行,将在全省的医疗单位中推开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有关专家介绍,引入医疗责任保险是解决医患纠纷、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方式。医疗责任保险是职业责任保险的一种,保险责任是由被保险人的投保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因执业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目前,医疗责任保险已被许多发达国家列入法定保险范畴,已成为国外职业责任保险最主要的险种之一,是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的一位医疗专家介绍,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陆续推出医疗责任保险。但医疗责任保险在推行中还有不少操作上的难题需要解决。

 

全省医院工作会议邀请张中南教授就医院“人性化”服务作专题讲座

  [扬子报业网] 美籍华人、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国际骨关节病中心主任的张中南教授,3日应邀给参加医院工作会议的我省大中型医院的院长们作了一场医院“人性化”服务专题讲座。这位跨国医疗及医院管理专家指出:医院“人性化”服务缺失,患者就会花钱“买关注”,这是患者不惜破费给医生送“红包”最主要的出发点。

  张中南教授曾任美国阿肯色州骨科研究所所长,是医院“人性化”服务的忠实实践者。他分析说,病人为什么给医生送“红包”?主要是希望得到医生认真负责的关注,从而减少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这本是病人应该得到而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的“人性化”服务。张中南教授介绍,“人性化”服务的主要特征是:在基本医疗服务中高度关注病人,尽量满足病人因疾病带来的情感、心理、生理功能缺失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特别强调“以病人为中心”,而非“见病不见人”。这种具有“人情味”的服务要求:在患者需要时医护人员要尽快出现在病人身边;手术前回答病人和家属提出的一切问题;病人生命指征不稳定时医生不能离开;护士要为病人提供包括治疗、生活、心理护理在内的全程护理;尊重保护病人隐私,最大限度减少病人身体裸露、病情透露;医生要用诚信赢得病人信任,不该用的药不用,不该做的检查或治疗不做等。

  据了解,目前医疗服务中“人性化”服务缺失是较普遍的现象。张中南教授认为,“人性化”服务缺失,既与现行的医生评价体系缺少“人性化”服务导向有关,也与“以药养医”机制容易诱发医院、医生过度用药等机制有关。比如医生职称评定中,过度重视论文、学历、研究成果等指标,而对病人满意度重视不够,等等。因此,要改变目前“人性化”服务缺失的状况,医疗机构一方面要制定“人性化”服务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注重改变不合理的评价指标,在医生职称和薪酬评定时,适当提高治疗病人数量、诊断准确率、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等“服务指标”的权重,使“善待病人”的医生能够获得积极回报,同时尽可能提高医生的合法收入。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红包”、回扣的监管,提高“犯错误成本”,使有关医务人员不敢犯错误。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