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快讯
旗舰企业领跑 泰州强力打造中国“药谷”
点击次数:2694次2006-5-17

www.jstcm.com        2006年5月17日          9:22:43

      4月底,由博鳌亚洲论坛和江苏省政府联合主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医药产业大会在泰州成功召开。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医药产业盛会。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大会是博鳌论坛首次在一个地级市举行专业论坛。中共泰州市委书记朱龙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州希望通过博鳌论坛,进一步宣传泰州,宣传泰州的医药产业。”事实上,此次大会的举办正是泰州为实现“中国第一医药城”目标而努力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年来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根据自身特色进行产业发展定位。仅去年一年,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就多次到泰州专题调研,明确要求泰州充分发挥医药企业的竞争优势,优先壮大医药特色产业,建设中国第一医药城。

  构筑“中国第一医药城”

  建设“中国第一医药城”的目标绝非是省市政府官员一时心血来潮,泰州具有扎实的医药产业基础。

  据江苏省副省长李全林介绍,江苏医药产业,四分天下泰州有其一;全国制药行业,百强企业泰州有其四。2005年江苏省实现销售收入400多亿,占到全国的1/9。医药产业是江苏省泰州市的支柱产业,全市医药经济总量已连续4年、经济效益连续8年居全省第一位。2005年,泰州市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利税22亿元,去年还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国家医药15大出口基地之一,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火炬计划医药产业基地。

  泰州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卢佩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泰州的医药产业规模无论是在江苏省乃至在全国都可以称得上首屈一指。目前,泰州仅医药产业方面就有年销售过百亿元企业1家,超过5亿元企业4家,过亿元企业5家,利税过亿元企业4家。其中,作为全国医药企业翘楚的扬子江药业集团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的“药老大”,江山制药的维生素C产量位列全国第一,另有包括济川药业、苏中药业在内的一批旗舰企业开始组成了泰州医药产业的领跑方阵。目前泰州医药产业品种齐全,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中成药等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已占据重要位置。

  泰州医药板块的崛起,已经引来各方关注的目光。据了解,就在本次博鳌论坛医药产业大会举行的前一个月,中国(泰州)医药城刚刚应邀参加了布鲁塞尔召开的欧洲医药产业大会,此行与瑞士诺华制药、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等知名药企洽谈了7个意向性项目。还有美国强生、印度DRL公司等世界著名医药企业,都纷至沓来与泰州进行了投资洽谈,其中部分项目即将于近期落户。

  显然,对于如何构筑“中国第一医药城”,泰州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2005年8月,一份由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承担编制的中国(泰州)医药城规划“正式出炉”。按照规划,医药城将集研发、生产、商贸于一体,由一个医药主体区、五个企业主题园区组成。今年4月18日,作为医药城的核心园,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启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建设大幕。

  卢佩民透露,根据规划,到2010年泰州市医药产业销售收入有望达到600亿元,增加值200亿元,利税100亿元。到2020年,医药产业规模可达2000亿元以上。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实,和泰州对构筑“中国医药城”规划的强力宣传相比,也许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所作出的每一步努力对于长三角的其他城市更具借鉴价值。

  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医药产业大会期间,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焦点。泰州市委书记朱龙生在本次大会上向全体与会嘉宾介绍,泰州作为一个地级市,这么多年其医药产业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正是注重创新的结果。

  一位国内药企负责人表示,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速度惊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泰州医药产业在科技、人才、产品和营销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泰州市经贸委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泰州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在20亿元左右,平均增幅超过20%。年获批国家一类新药30多个,占江苏省新批国家一类新药的1/3以上。

  据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介绍,去年扬子江用于GMP技术改造的资金超过6亿元,目前,其拥有符合GMP要求的制药厂房近20万平方米,面积列全国同类企业之首。

  今年一季度,泰州医药企业喜讯连连。扬子江药业与世界知名医药企业共建的实验室成功合成出1000多种全新化合物,中丹制药正式启动原料药酮洛芬在欧洲的注册程序,苏中制药在美国的技术中心又有两个新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据了解,目前中科院系统、北京联合大学等6家国内著名科研机构都已确定将在泰州设立分支机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泰州分所、国家级蛋白质工程中心、联合基因检测中心、保健品食品检测中心以及现代药膳研究所已经成立。江苏省药监局也将在医药城建设省药品检测中心。

    《国际金融报》 (2006-05-15 第06版)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