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位文物爱好者谭金土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墓志铭,根据内容判断,它的主人就是随郑和一起下西洋的一位苏州籍医生。这块墓碑分为墓盖和墓志两个部分,厚不足十公分,五十厘米见方。由于埋在地下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再加上材质为制作砚台的陈泥石,因此,碑上记载内容已模糊不清。
根据谭金土临拓下来的文字判断,墓的主人叫陈良绍,苏州人,陈家从高祖开始便世代从医,并盛名一时。而判断陈良绍曾以医生身份随郑和下西洋的证据是这段“永乐中,应荐使海外诸国,凡所经历触目感怀”的记载。
谭金土考证,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在苏州的太仓,永乐年间朝廷曾从民间调集数百名医生随郑和下西洋,而陈良绍作为苏州的名医被朝廷看中顺理成章。另外,在当时,一个民间医生受公派“出使海外诸国”的事件也只有在郑和下西洋时出现。
陈良绍的高祖陈天佑、曾祖陈原善是医官,都在元代的平江路(今苏州)任医学,这医学既是元代的官名,他们在那时设在苏州的官办的管理和培养医学人才的机构里任职。两代人历任苏州的医官,为苏州的医学事业作出了历史的贡献,他们的名字不显于史籍,但他们的功迹却存乎于民间。苏州历代名医辈出,陈家两位祖先应该说功不可没。
太仓郑和研究会的陆静波经考证,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许多医生都是从起锚地征召的。比如从太仓卫调遣和征召的随船医士就有郁震、陈以诚、匡愚、陈弓、陈常等人,他们都“恭勤厚懿,上官皆器重之”。
郁震是明初名医,曾三次跟随郑和下西洋,“任医官,因功勋卓著,授苏州医学正科赐三品”;陈弓家从高祖开始就在苏州行医;陈常随郑和下西洋“所历自占城至忽鲁谟斯凡之十国”;陈以诚永乐年间应选隶太医,“累从中使郑和往西洋诸国”,临终作诗“九重每进千金剂,四海曾乘万斛船”。
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苏州医士中,最出名的要数匡愚,他“出身世代医家,善医术,青年时即任常熟县惠民药局医士。征从中使郑和三使西洋,在医治出使伤病员诊务之暇,还沿途收集药物,对西洋九国的地理形胜等进行考察,了解有关瘴气发病情况。曾将见闻作记,绘成图册,著有《华夷胜览》”。这是有船医编著的第一部医学地理书籍,详细记录了他三次出西洋,为防病治病,搜集各地药物的情况。匡愚在出使期间半信半疑地将许多洋药材,如犀角、羚羊角、丁香、没药等传入中国,充实了中国中药宝库。
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太仓的医学界人士称,跟随郑和下西洋的神医多为苏州人这不足为怪,因为历史上苏州名医荟萃,吴门医派源远流长,而太仓医士居住沿海,熟悉水性和海上生活,这些名医随郑和船队,承继良好医术,为确保船员战胜各种疾病立下了汗马功劳。(韩胜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