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国内
中医药科技发展凸显自主创新力
点击次数:2044次2012-10-30

www.jstcm.com                           2012年10月30日                          9:07:45

    去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80岁的研究员屠呦呦荣获2011年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她发现的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体现了中医药的巨大开发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她还呼吁开展全球性合作,使中医药和其他传统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任务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科技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5年共同组织开展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编制起草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经过广泛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产学研单位及两院院士的意见,并报国务院同意,由国务院十六个部门联合在2007年初正式印发。

  中医药科技创新落到实处

  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03个首批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和388个中医药科研实验室,成为中医药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助推剂。“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并投资40亿元建设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推动了全国各地一大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室和实验室的建设,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研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显著改善,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的科研体系得初步建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9年7月确定了103个首批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和388个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研究室和实验室作为中医药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

  为扩大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2009年10月,确定了39家中医药传染病研究室,以加强传染病中医药防治,构成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科研体系的主要框架。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有关工作,拟定了混合痔、肛瘘等首批10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形成。

  中医药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十一五”共有28项中医药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中药发明专利授权23348件,2011年,13项中医药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唐启盛教授牵头的课题“抑郁症中医证候学规律的研究”,其团队经过为期7年研究,得出了抑郁症的中医诊断标准和临床治疗方案,经专家审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唐启盛说,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而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还相对较低。目前国内尚无与抑郁症中医诊疗标准制定的相关研究开展,为验证此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研究小组引入方证对应研究思路。根据中医诊疗标准和治疗方案,以首发、原发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180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验证了该病中医证型标准的准确性和辨证治疗的疗效。另外,诊疗方案还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对抑郁症前期,具有治疗和阻断其向抑郁症发展的特点,基本做到了从源头抑制疾病。

  2011年,中医药科研项目共有13项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医药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共有28项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药发明专利授权23348件,核心期刊中医药论文数超过6万篇,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业人员约1.7万人。

  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提高

  以提高防病治病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仲景工程,开展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为拓宽中医药服务优势领域提供支撑。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介绍,“十一五”期间他们实施的岐黄、仲景、时珍三大工程,为中医药自主创新与防病治病能力的提高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岐黄工程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为主要任务,着重解决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时珍工程则以标准建设、疗效评价和共性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研究适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沿技术与方法,重点建设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培育一批疗效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满足临床需求。

  仲景工程以提高防病治病能力为主要任务,以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研究为重点,开展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以及骨与关节疾病、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等中医优势病种研究,全面提高临床疗效;系统研究中医药养生保健、亚健康干预的理论和方法,为拓宽中医药服务的优势领域提供支撑。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中医药领域共部署了12个项目,其中9项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涉及中医临床、针灸、治未病、传承、标准、民间医药、诊疗技术、中药等多个领域。通过知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中医药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推广

  第一个由市政府直接领导、政府多部门联合推进的项目“十病十药”中医药科技专项,将在明年年底前推出3种新药上市,并向全市推广使用20种院内制剂。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处长厉将斌介绍,2011年,首都中医药发展史上第一个由市政府直接领导、政府多部门联合推进的项目“十病十药”中医药科技专项,在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十病十药”紧紧抓住“机制创新”这一核心,从发挥中医药自身优势出发,针对影响北京市民健康的十大类疾病,以研发临床疗效突出、相对价格低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为抓手,通过整合北京中医医疗科研资源优势,对接北京中药企业,探索建立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团队协作、市场运作”的产、学、研、用一体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其中,项目首个新药——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止渴养阴胶囊,在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亦庄生产基地下线投产。该公司研发的止渴养阴胶囊具备上市条件,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医院等5家医院临床研究,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批准文号。据悉,到明年年底前,北京“十病十药”项目将推出3种新药上市,并向全市推广使用20种院内制剂。

  中医诊疗技术和设备快速发展

  中医诊疗设备促进工程,成功开展了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推广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开发一批”工作。

  发展中医诊疗设备,是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手段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说:“现代中医诊疗设备源自1934年唐氏研制的首台电子管电针仪,随后几十年,脉络诊断仪、电针仪、灸疗仪、磁疗仪、脉诊仪、舌诊仪等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诊疗设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开发配置中医诊疗设备主要围绕中医临床需求,结合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疾病治疗难点、慢病调养康复等问题,丰富了中医诊疗手段、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如广东省中医院目前配备了2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诊疗设备,并在临床得到100%应用。该院副院长杨志敏表示,中医诊疗设备的应用对促进医院中医特色形成、丰富中医治疗手段、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促进中医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扩大专科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1年4月8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医药诊疗与评价技术研究”课题在京验收。该课题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性能优良稳定的中医数字化四诊仪;对心力衰竭、哮喘等病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临床研究的病证结合、系统分段、多维指标中医临床效应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综合集成的中医诊疗信息平台、中医诊疗评价系统、中医名医诊疗经验传承系统、中医诊疗信息检索和辅助决策系统等11个软件平台。

  “十一五”期间,中医诊疗设备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我国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相对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低、升级换代缓慢、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诊疗设备发展的意见》,并实施了中医诊疗设备促进工程,成功开展了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推广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开发一批”工作。据悉,2009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抽查了129家中医院,结果显示,平均每家医院配备了19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诊疗设备,占推荐设备量的56%,其中省级中医院平均24种,占推荐设备数量的73%。(谭欣)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