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国内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展学子风采
点击次数:2211次2012-6-15

www.jstcm.com                    2012年6月15日               13:08:39

     锅铲嚓嚓作响,一室焦香满溢,这不是在烹饪,而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药炮制赛项现场。

  6月13~14日,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在山东烟台开赛。全国27个省市66支代表队的132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各施所学,展现中药传统技艺的魅力,在中药性状鉴别、中药真伪鉴别、中药调剂及中药炮制4个赛项中展开角逐。

  传统技能比武显身手

  裁判员一声“开始”,现场一片肃静。面对真假难辨的20味中药材,选手们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既采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传统方法,又辅以紫外光灯照射、试剂测试等多种现代理化手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正品和伪劣品的区分。

  赛场另一侧,中药性状鉴别赛项井然有序。比赛要求选手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对40味中药材的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做出分析和判断,在规定的短短13分钟内快速确定药材的名称及药效。

  中药炮制赛项要求选手在15分钟内,按规定程序完成2种常用中药的炮制操作,重在考察选手对中药洗、晒、切、磨等全套加工程序的掌握情况。比赛过程中,选手准备工作利落有序,生药及辅料称取规范、准确,有的选手更是称量接近零误差。

  中药调剂赛项采取无药斗抓药方式进行,处方中药未标注药名,参赛选手需按处方内容调配3服中药。比赛现场,选手们娴熟地操作,规范调配,不撒、不漏,脚注处理合理,展现了过硬的专业素质。

  赛场上,裁判员们全神贯注地观察选手的操作过程,一丝不苟地全程跟踪打分。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共产生了中职组个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9名,团体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高职组个人一等奖7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1名, 团体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优秀指导教师40名。 

  辨识中药需练就“火眼金睛”

  刚刚参加完中药调剂赛项,山西药科学院三年级的范玉琴告诉记者,这些赛项贴近实际,在药厂、药房中应用得非常多。若问最难的一项,不少选手都说是中药真伪鉴别赛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刘杰更是在中药真伪鉴别赛项遭“滑铁卢”:“真品伪品非常相似,很考技术,我这项就没考好,希望其他项目能弥补回来。”

  范玉琴的指导老师、山西药科学院中药系主任蔡翠芳说,扎实的中药真伪辨别能力是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功,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激励和引导在校学生立足本职、苦练技能、钻研技术,为参赛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映了中药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为中药专业的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真伪鉴别参赛指导老师王兴顺说,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中医疗效、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中药辨别真伪,自古即为医家重视,如果不辨真伪,就谈不上“如法炮制、中药妙用”。

  技能型人才从职业教育做起

  在6月13日的开幕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指出,中医药事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型和技能型人才,中医药职业教育作为中医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中医药文化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应用型、技能操作型、保健服务型人才,为中医药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配合教育部大力推进中医药职业教育,中医药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项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学科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才培养对中医药的事业发展贡献率不断提升。

  大赛组委会介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从2008年起由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今年首次纳入该项赛事,目的是检验中医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成果,充分展示各参赛院校学生的岗位通用技术、综合职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金鲁明告诉记者,中医药职业教育侧重培养中医药技能动手能力,高职主要培养高端型技术人才,中职主要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本届大赛首次面向全国展示国内中医药职业教育现状及改革成果,对于提升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