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保健
孩子厌食不担忧 中医妙招解忧愁
点击次数:4860次2020-7-17
    夏季胃口总是提不起来,燥热、倦怠、食欲不振,“厌食、偏食”找上门,大人如此,孩子也一样;
    看着平日活蹦乱跳、胃口特好的孩子,如今却一脸毫无食欲的样子,当父母的内心别提多煎熬了;
    即便是变着花样做饭菜,哄着喂、追着喂、边看动画片边喂,孩子也没多吃几口。
    俗话说“儿吃一口,娘喜心头。”对于吃饭这件事,每个妈妈都很敏感。一旦宝宝不好好吃饭,当妈的就会担心。前不久,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接诊了不少因食欲不振、厌食、偏食的小患者们:
    3岁的果果,每次吃饭都很少,速度慢喜欢磨叽,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基本上都是喂。孩子经常会出现口臭、大便不调(或干或稀)。自行口服健胃消食片、益生菌偶有效果,但时常反复。
    4岁的乐乐,自幼挑食,对吃饭提不起兴趣,身高与同龄孩子比偏低。精神尚可,但整体看起来偏瘦,脸色暗黄、大便干燥、夜间盗汗。家长经常给孩子吃益生菌、钙片等,却没有什么效果。
    4岁的奇奇,食量少,形体偏瘦,易感乏力,面色欠红润、无光泽。稍食用寒凉或刺激性的食物,便拉肚子,西瓜、雪糕更是不能沾边。
    据儿科主治中医师胡玲介绍,在一众小儿疾病中,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中医归属于“不思食”“不嗜食”等范畴。患儿食量降低,日久可使小儿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不足,导致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甚至出现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及反复感染等,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身体健康。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以上三例患儿病情在临床上很典型,本质都是源于“脾胃”。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脾胃功能易受损伤,尤其是出生时,体弱脏气不充,若后天喂养中违背“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的原则,出现喂养失当,也可损害脾胃,阻碍运化,导致脾胃虚弱,出现厌食。
    “因病因、病程、体质的差异及临床表现不一样,所以用药更不能一概而论。”胡玲说,厌食症常见症型的有脾胃不和、脾胃阴虚、脾胃气虚。各个证型之间偶有相互重叠,或兼而有之。小儿脾胃虚弱,用药不宜过热过寒过燥过腻,应辨证施治,根据病情变化随证加减,药物或方剂的误用、过度使用都会使病情延误、耽误孩子的治疗。
    以4岁的奇奇为例,胡玲认为患儿属于“脾失健运”症型,以运脾开胃为基本法则,根据中医辨证予健脾行气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辅以儿科精心研制的“进食膏”进行穴位贴敷,综合治疗2周后,奇奇的食欲明显增加,疲乏、懒言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了1公斤。又坚持每周服药两剂达2个月,患儿食欲良好,面色红润,腹泻减少。
以下几款治疗小儿脾胃虚弱的食疗方家长们快点记下来实用妙方且看且收好哦!
  山药粥
【原料】鲜山药100克,大米50克。
【做法】山药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及适应证】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患儿,表现为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等。
  白萝卜莲子粥
【原料】白萝卜250克,莲子(带心)10克,粳米50克。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块,带心莲子洗净与粳米共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炖。待莲子熟烂,便可起锅。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宽中下气。适用于食积夹热证,表现为消化不良、口舌红绛、大便干结、睡眠较差等。
  薏米小米粥
【原料】薏苡仁20克,小米50克。
【做法】薏苡仁、小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
【功效及适应证】健脾消食除湿。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四肢乏力、肢体略浮肿、大便黏腻等症。
  鸡内金散
【原料】鸡内金适量。
【做法】 将鸡内金焙干研粉,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
【功效及适应证】消食化积,健脾止泻。对小儿疳积、遗尿均有良效。
  健脾粉
【原料】淮山、芡实、去芯莲子适量。
【做法】按1:1:0.5的比例打成粉,每天早上吃2~3克。
【功效及适应证】健脾消食,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食欲不振等。
 
版权所有 © 2013 江苏中医药信息网 苏ICP备2020049628号 技术支持:光芒科技  
Copyright @ 2013 www.jst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1101号